配资知识网 壹快评丨育儿补贴设计应考虑基层财政承受力
为鼓励生育配资知识网,应对老龄化,中国相关部门正起草全国性育儿补贴操作方案,叠加近些年已有23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,育儿补贴成为近期热词。
育儿补贴是政府给适龄儿童直接发放财政补贴资金,以缓解家庭育儿经济压力,鼓励生育,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。育儿补贴规模越大,范围越广,育儿家庭减负越明显,促进生育效果也越显著,但政府财政尤其是基层财政是否能承受,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。
一位县级市财政局长跟笔者交流,当地所在地级市去年出台了一项给二孩、三孩的育儿补贴,虽然补贴金额并不高,但当地预估一年需要约1000万元的财政资金,这项资金均由县级市承担,这让基层财政感到有些压力。
尽管财政收入规模逐年攀升,但受近些年经济下行、房地产市场低迷及复杂外部形势等影响,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,同时民生、债务还本付息等支出刚性增长,财政收支矛盾突出,一些基层财政比较困难。
因此,全国性生育补贴方案应慎重考虑基层财政可承受能力,量力而行。
从目前一些省市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中,也可以看出各地补贴对象、资金规模、发放周期等明显不一,这背后显然有地方财政可承受能力的考量。
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,2022年出生人口中,二孩占比为38.9%,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5.0%。由于一孩数量多,二孩和三孩数量逐步减少,且政策鼓励家庭生育三孩、二孩,因此地方育儿补贴首选三孩,且补贴金额最高;其次是二孩,补贴金额普遍低于前者。给一孩家庭育儿补贴的地方极少。
各地补贴金额也有明显差异。比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给一孩家庭发放1万元,二孩家庭5万元,三孩家庭10万元,这一补贴规模从全国各地来看遥遥领先。有的地方对二孩、三孩的补贴金额为几百元一年,总额大概一两千元。
从育儿补贴年限来看,绝大多数地方都是0至3岁的孩子。从育儿补贴发放方式来看,多数地方按年或按月发放。其中内蒙古育儿补贴规模较高,为了缓解财政压力,以每年1万元按年发放,比如二孩家庭5万元每年拨付1万元至孩子五周岁,三孩家庭10万元每年拨付1万元至孩子十周岁。
总而言之,在育儿补贴政策设计中,各地依据当地人口形势、政策目标、财力情况等,给出适合本地情形的政策设计,其中政府层级越高,补贴金额的设计考量越审慎。
比如,云南省委、省政府2022年出台政策,对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新出生并户口登记在云南的二孩和三孩发放800元育儿补贴。这一标准目前来看低于不少城市出台的育儿补贴标准。
由于辖区内各县市财力差异大,因此育儿补贴标准不宜过高,以避免基层财政压力过大,影响政策实施。
笔者建议,首先,全国性育儿补贴政策应考虑地方财力差异巨大的因素,国家确定的补贴标准不宜过高,尤其是在政策出台初期。未来可以根据财力情况,逐步提高标准。
其次,育儿补贴的初衷是提高生育率,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,由于中央和地方均受益于此,可以界定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,育儿补贴支出可以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,但在当前地方财政困难的形势之下,且人口战略为国家战略,中央财政理应承担更大的支出责任。
建议可以根据31省份财力状况、育儿数量等数据划分几档,按各档划分不同的央地育儿补贴分担比例。对于财力较弱的省份,中央财政可以承担育儿补贴80%甚至更高比例的支出;并鼓励地方财政负担育儿补贴支出比例中,省级财政负担更多,以减轻基层财政压力。
最后,在落实育儿补贴国标的同时,鼓励财力充足的地方在国标之外增加地方补贴,这部分金额由地方财政负担。
(作者系第一财经记者)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banquan@yicai.com 文章作者
陈益刊
相关阅读
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旨在提升消费能力、释放消费意愿、优化消费环境,通过8个方面30项具体措施,全面提振消费市场。
237 03-18 15:05
经济平稳运行之下,部分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增长,并加快发债,以保持支出适度加力稳经济。
479 03-18 11:45
关于育儿补贴、劳动工资等政策,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积极加紧制定和推出,后续会陆续出台,会进一步细化和实化。
44 03-17 15:52
生育水平与母婴、乳业等多个行业市场规模变化息息相关
973 03-17 10:55
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加大,关注智能化带来的结构性机遇;育儿补贴制度将建立配资知识网,关注母婴产业链方向;游戏开发者大会将举办,原生AI游戏或逐步落地。
259 03-16 22:2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